圖為熱孜古麗正在配音。
  天山網訊(記者劉利君攝影報道)9月10日,記者走進伊犁州少數民族影視劇譯制中心,走近那些用聲音在幕後演繹人物故事的少數民族配音工作者。
  記者隨伊犁州少數民族影視劇譯制中心副主任努爾蘭·波拉提走進哈薩克語1號錄音棚,只見錄音人員吾爾肯和配音演員熱孜古麗正在錄製《蹚過女人河的男人》。畢業於新疆藝術學院聲樂系的熱孜古麗為劇中人物劉華配音。已在這裡工作兩年多的熱孜古麗面前放著一疊翻譯好的劇本。
  “翻譯工作一部分交給中心工作人員兼職完成,另一部分則聘請其他專業人員。”努爾蘭介紹說,“一部電視劇一般需要兩個多月才能完成全部譯制工作。翻譯過後是編輯。一是審核翻譯後的臺詞與原片是否有誤,另外就是看翻譯後的臺詞長短是否與原片相符,行話叫做‘量尺子’,語句太短或太長都不適合對口型。”
  翻譯與配音是譯制中的兩個至關重要的環節,譯制一部電視劇的第一步是記錄下所有的臺詞。“過去,幾乎都是沒有字幕的影視劇,需要工作人員反覆聽對白,手工記錄下所有臺詞;如今都是電腦操作,省事省時。”努爾蘭告訴記者。為配合廣大少數民族觀眾的欣賞水平和語言習慣,在翻譯過程中,對語言的要求非常高,不僅需要翻譯後的臺詞與原文意思一致,符合少數民族觀眾的日常用語習慣,用語還要規範標準。
  審核無誤後,負責這部影視劇譯制工作的導演則根據片中的角色選擇配音演員。在譯制中心,哈薩克語配音演員有17人,而維吾爾語配音演員只有9人。這就意味著在一部影視劇中,一位配音演員需要同時為幾個不同的角色配音,少則三五個,多則七八個甚至十餘個。
  配音結束,譯制工作也進入最後的製作階段:合成同步音頻及初審。“在原聲對白中,可能會有一些現場的聲音無法剪輯下來。這就需要音頻師後期製作,加入進去。”努爾蘭說,初審同樣是把好譯制質量關的重要一環。“檢查是否有漏配音,藝術質量是否與原片相符,何處還需要重新補錄。”當所有內容通過最後的終審,至此,一部影視劇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的譯制工作便全部結束。
  同樣是語言,如何讓哈薩克語版或者維吾爾語版的影視劇人物也栩栩如生、深入人心呢在錄音棚,記者發現,配音時,熱孜古麗幾乎是全身心地投入,忘記了自己正身處高溫、密封的錄音棚內,與劇中的人物一起歡喜、一起悲傷。“要打動觀眾,配音時要賦予人物更多的情感。”28歲的熱孜古麗嗓音甜美,把說一口哈薩克語的“劉華”的內心情感和性格特征表現得惟妙惟肖。這就是譯製作品的精髓所在。“配音不僅需要演員語言準確,準確把握人物的性格、特征以及劇情的變化,也是將整個故事再創作一次的過程。”努爾蘭這樣介紹配音演員的工作。
  “先聽一遍漢語,對口型、語調後,再說哈薩克語臺詞。”努爾蘭介紹說,該譯制中心使用的是電腦多軌錄音設備,該設備可以進行語言、音效、動效等七八個效果的合成,最終使影視劇達到和原版一樣的效果。
  早在1988年,伊犁州就成立了哈薩克語譯制鉑也是新疆最早的哈薩克語譯制機構。1998年,該譯制部受惠於“西新工程”,使用上了電腦多軌錄音設備。2000年,維吾爾語譯制部成立,二者組成了州少數民族影視劇譯制中心。截至目前,該中心已累計譯制影視劇9000餘集(博,年譯制生產能力達750集(博,各類影視劇作品的譯制水平居全疆前列,成為全疆少數民族影視劇的重要譯制基地。
  伊犁州少數民族影視劇譯制中心現有錄音棚4個、節目製作室2個,每年完成的譯制工作連在全疆首屈一指,多年來為伊犁少數民族的精神文化生活做好服務。
  記者在哈薩克語1號錄音棚的牆上看到一張“2014年哈薩克語影視劇進度表”,上面清晰地列著已送新疆台、擬送新疆台、待翻譯和配音等內容,其中電視劇合計109集,電影8部共24集,全年共444集。
  據悉,2013年,該中心譯制影視劇594集。除此之外,譯制中心還創作了15集廣播劇,其中包括《最美鄉村醫生——居馬泰》(哈薩克語,6集);還譯制了影片《箭鄉少女》(錫伯語)、《吳仁寶》(哈薩克語、維吾爾語)和科教片《交通規則》(哈薩克語)。目前,該中心已向州直各縣市贈送各類影視劇400集。
  “隨著電視的普及,少數民族群眾對影視劇的需求日益增加。為了讓伊犁少數民族群眾看到更多更好的影視劇,我們今後會盡可能地多譯制一些精品電視劇。”努爾蘭說,對於近10年的發展,譯制中心獲得的成績和榮譽幾乎是對等的。2012年譯制中心譯制了《紅梅花開》(維吾爾語,28集)、《在那遙遠的地方》(哈薩克語,28集)等4部影視作品,獲得新疆少數民族語優秀影視劇譯製片二、三等獎和自治州首屆“伊犁文藝獎”作品獎。  (原標題:伊犁州少數民族影視劇譯制中心:讓精品影視劇華麗轉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kqnkzjz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